进南郊庆成诗(并表)
于赫龙飞后,中区八月秋。
合严天地祀,远继祖宗休。
熙事将兴举,彝章预讲诹。
纷然曲台议,断自太任谋。
宗伯方承命,元龟遂告猷。
三钱封内帑,五瑞辑诸侯。
路寝前斋玉,清宫复射牛。
长迎南至日,圆即自然丘。
扈跸三千剑,干霄十二楼。
钩陈严御座,太一奉宸游。
好雨虚闻毕,生阳不待邹。
浮云依斗散,华月亘天流。
霄被黄裀却,霜空曲盖收。
堪舆同顾飨,河岳尽怀柔。
麾日初鸣仗,旂风不满旒。
回銮龙入驭,传诏鹤为邮。
崇庆天虽老,华胥圣不忧。
衣冠千玉简,宇宙一金瓯。
可但丰年屡,当知世德求。
惭无班马手,作颂配商周。
合严天地祀,远继祖宗休。
熙事将兴举,彝章预讲诹。
纷然曲台议,断自太任谋。
宗伯方承命,元龟遂告猷。
三钱封内帑,五瑞辑诸侯。
路寝前斋玉,清宫复射牛。
长迎南至日,圆即自然丘。
扈跸三千剑,干霄十二楼。
钩陈严御座,太一奉宸游。
好雨虚闻毕,生阳不待邹。
浮云依斗散,华月亘天流。
霄被黄裀却,霜空曲盖收。
堪舆同顾飨,河岳尽怀柔。
麾日初鸣仗,旂风不满旒。
回銮龙入驭,传诏鹤为邮。
崇庆天虽老,华胥圣不忧。
衣冠千玉简,宇宙一金瓯。
可但丰年屡,当知世德求。
惭无班马手,作颂配商周。
现代解析
这首《进南郊庆成诗》是宋代皇帝在南郊祭天典礼后创作的颂诗,用华丽的语言记录了这场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活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祭祀场景的视觉盛宴
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带我们穿越回北宋的祭祀现场:八月秋高气爽,皇帝穿着隆重礼服("扈跸三千剑"指仪仗队),在十二层高的祭坛("干霄十二楼")主持仪式。祭品有象征权力的玉器、诸侯进献的珍宝("五瑞辑诸侯"),甚至还有射牛这种古老礼仪。夜空中的浮云明月("华月亘天流")都成了这场神圣仪式的背景板。
二、政治寓意的巧妙包装
诗中"三钱封内帑"暗示国库充盈,"河岳尽怀柔"象征四方归顺,这些都在传递"国泰民安"的政治信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华胥圣不忧"——借用黄帝梦中华胥国的典故,暗示当朝皇帝像上古明君一样治国有方,根本不需要担忧国事。
三、文字艺术的精妙运用
诗人玩转文字魔术:用"圆即自然丘"把祭坛比作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型;"传诏鹤为邮"让仙鹤当邮差,给诏书增添神话色彩;结尾自比汉代班固、司马相如("班马"),谦虚地说自己写不出商周时期那样伟大的颂诗,反而更凸显了这次典礼的隆重。
全诗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国家形象宣传片,既有"无人机航拍"式的宏大场面,又有"特写镜头"般的礼仪细节,更暗含"太平盛世"的政治宣言。虽然满是皇家气派,但通过自然景象的穿插(秋色、夜月、浮云)和神话典故的点缀,让严肃的典礼有了几分灵动之美。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