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兰镫凝畴掩帘栊。
睡意正惺忪。
轻寒搁住天边梦,润鸡声、露气犹浓。
墙竹千竿沐绿,窗梅几点舒红。
思量碧海放征篷。
鲸背揽长虹。
神山彷佛琼楼畔,指灵台、自有崆峒。
香里黄庭一卷,数声白鹤寥空。
睡意正惺忪。
轻寒搁住天边梦,润鸡声、露气犹浓。
墙竹千竿沐绿,窗梅几点舒红。
思量碧海放征篷。
鲸背揽长虹。
神山彷佛琼楼畔,指灵台、自有崆峒。
香里黄庭一卷,数声白鹤寥空。
现代解析
这首《风入松》描绘了一个从深夜到清晨的朦胧场景,充满了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美感。
上片写深夜到凌晨的室内外景象: - 开篇用"兰灯凝畴"(兰花造型的灯静静亮着)、"掩帘栊"(放下窗帘)营造出深夜静谧的氛围 - "睡意正惺忪"生动刻画半梦半醒的状态 - "轻寒搁住天边梦"用拟人手法,说微凉的空气把天边的梦境暂时拦住了 - 接着描写黎明时分的鸡鸣声、露水气息,墙外的绿竹和窗前的红梅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
下片转入奇幻想象: - 诗人幻想乘船出海("碧海放征篷"),站在鲸鱼背上看彩虹的壮丽景象 - 把神山比作琼楼,灵台比作仙山崆峒,展现对仙境的向往 - 最后回到现实:在焚香的氛围中读着《黄庭经》(道教经典),听着白鹤的鸣叫声飞过天空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时空转换自然:从深夜室内→黎明户外→海上仙境→回归书斋 2. 感官描写丰富:视觉(灯、竹、梅)、听觉(鸡鸣、鹤唳)、触觉(轻寒、露气) 3. 虚实结合:现实景物与神话想象无缝衔接,展现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又带着对现实生活的眷恋,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