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在南郊举行祭祀大典时,一位都尉(高级武官)奉命留守宫门的场景。诗人通过夜宿神乐观的见闻,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赞赏和对国家仪典的庄严感受。
前两句交代背景:皇帝去南郊主持重要祭祀,把宫门钥匙交给信任的武将("亲臣")。这里用"留钥"这个细节,既说明责任重大,又暗示皇帝对这位将领的器重。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夜间的景象:更漏声沿着宫墙传来(说明时间流逝),精锐部队在道路两旁肃立。诗人称赞这位将领治军严明("令肃"),既有军事才能又尊重文士("重儒绅"),文武双全的形象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转到诗人自己:在斋戒住所整夜望着云月,直到东方发白。这里"停云意"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将领的牵挂;"东风月向晨"的黎明景象,与开头的祭祀大典形成时间呼应,透露出对王朝气象的期待。
全诗用"龙池""虎卫"等皇家意象营造庄重氛围,通过更漏、军容等细节让场景真实可感,最后落在云月晨光中,刚健中带着清雅,展现了明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