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 其一

雨倾盆,风掷瓦,白髯使者能骑马。
相逢官长马不下,马上云云泪盈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特殊日子——皇帝驾崩时的场景,用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沉重的哀伤。

前两句"雨倾盆,风掷瓦"用夸张的天气描写渲染氛围,暴雨像打翻盆子一样猛烈,狂风把瓦片都吹飞了,暗示国家遭遇重大变故。接着出现"白髯使者"这个形象,白发老人冒着风雨骑马疾驰,暗示事情紧急。

后三句刻画了一个违反常理的细节:使者遇到长官也不下马(古时下级见上级必须下马行礼),反而在马上边哭边说,手里攥着的文书都被泪水打湿了。这个反常举动生动表现出:1)国丧期间礼制暂停 2)使者悲痛到顾不上礼节 3)消息紧急必须立刻传达。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风雨大全景,再推近到骑马特写,最后定格在泪湿文书的手部细节。不用直接写"悲伤",却通过环境、动作、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举国同悲的氛围,展现出高超的叙事技巧。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