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押前韵
幽斋置图史,相与乐清辰。
世路宽鞿靮,心茅得斧斤。
圭蓬思魏阙,寤寐想枫宸。
困阨孟东野,羁穷朱买臣。
惠时空有策,知己尚无人。
迹退心犹锐,时穷道益伸。
凤潜倾帝阁,龙蛰望天津。
业负青云器,宁期白屋民。
第增材德富,休笑室家贫。
荜户此时隐,金门异日臻。
世途虽晏晏,边寇尚辚辚。
邂逅得归汉,箴规当借秦。
安危归指画,可否属经纶。
力振朝纲弊,期增治具新。
致君儒者事,康世士之仁。
蓄极符亨矣,无羞困辱身。
世路宽鞿靮,心茅得斧斤。
圭蓬思魏阙,寤寐想枫宸。
困阨孟东野,羁穷朱买臣。
惠时空有策,知己尚无人。
迹退心犹锐,时穷道益伸。
凤潜倾帝阁,龙蛰望天津。
业负青云器,宁期白屋民。
第增材德富,休笑室家贫。
荜户此时隐,金门异日臻。
世途虽晏晏,边寇尚辚辚。
邂逅得归汉,箴规当借秦。
安危归指画,可否属经纶。
力振朝纲弊,期增治具新。
致君儒者事,康世士之仁。
蓄极符亨矣,无羞困辱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形象,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开篇描写诗人在清幽书斋读书的闲适生活,但内心其实渴望建功立业。"世路宽鞿靮"用马缰绳比喻现实束缚,"心茅得斧斤"则说读书能清除心中杂念。接着用"思魏阙""想枫宸"表达对朝廷的向往,又借孟郊、朱买臣的典故,暗示自己和他们一样有才却不得志。
中间部分展现矛盾心理:虽然退隐书斋,但进取心不减;虽然处境艰难,但坚信理想终会实现。"凤潜""龙蛰"比喻暂时隐忍,等待时机。诗人自信有"青云之志",不甘心做个普通百姓。
最后转向家国情怀,在感叹世道艰难的同时,提出要借鉴历史经验("借秦"指借鉴秦朝治国方法),整顿朝纲,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结尾"蓄极符亨矣"充满正能量,表示积蓄力量终会时来运转,鼓励人不要因暂时困境而羞愧。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既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更有积极用世的热情,展现了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