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暮色中的孤独与愁绪,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她内心的脆弱。
上片用温暖的色调反衬寂寞。开篇写蜀地丝绸被夕阳染成深红色,女子脸上脂粉因微热稍稍融化,暗示时间已近黄昏。接着写博山炉的香烟像细篆字一样缭绕室内,她静静看着扑打窗户的小虫——这些细节看似闲适,实则透露出百无聊赖的孤独感。
下片直接点出愁绪。女子因忧愁变得胆怯,总觉得空荡荡的帷帐后藏着什么,远处断续的暮钟声更添压抑。"团团四壁小屏风"既写实景,也暗示她被困在狭小空间里无处排遣。最后"啼尽梦魂中"最为传神:她的哭泣不仅发生在现实,连梦中都在流泪,说明痛苦已深入骨髓。
全词妙在"以乐景写哀":用暖色、香炉、小虫等生活化意象,反衬出人物无法言说的孤寂。尤其结尾的"梦中啼哭",让无形的愁绪有了穿透力,让读者看到愁苦如何侵蚀一个人的全部生活。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