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田园风光,同时暗含对世俗喧嚣的疏离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感十足的田园图景
诗人用"雉堞"(城墙)和"山家"(山村)的对比开篇,说这里虽然靠近城市,却有山野趣味。接着用"水界葱芊"(青翠的田埂)、"平远烟霞"(开阔的远景)勾勒出层次分明的田野风光,又用"沙禽暂落"(水鸟停歇)、"村径斜"(蜿蜒小路)两个动态细节,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2. 巧妙的空间设计
诗人像摄影师一样安排视角:先由近及远(从城墙到远山),再由高到低(从天空到地面),最后聚焦到小路和水鸟。这种空间转换让读者仿佛置身画中,跟着诗人的视线游走。
3. 含蓄的情感表达
结尾两句是诗眼:诗人劝自己不要向南眺望,因为那边是"尘埃闤闠"(喧嚣集市)。这种刻意回避正说明他内心对官场世俗的厌倦,而眼前宁静的田园,恰好成了他的精神避难所。
全诗妙在将寻常景物写出新意,城墙边的田野被赋予了山野趣味,平淡的乡村景象因诗人的驻足而变得珍贵。最后轻轻一笔带出的都市联想,反而更强化了眼前景色的可贵。
李褒
李褒,原籍开封(今属河南)。由襄阳府判官致仕,居郢中,创草堂与黄薰等游,日以诗酒自娱。约为宁宗开禧以后人。事见清同治《钟祥县志》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