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颜子传后

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
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
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
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

现代解析

《书颜子传后》这首诗词通过对颜回(颜子)的传记进行评论和引申,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古代仁者品质的尊崇。下面,我用现代语言为您解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1. 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许多事物表面上有形,实际上却如同虚无;即使是简单的草席(刍狗)和简陋的住处(蘧庐),它们的存在也无需过分在意。这里强调的是,人生中的许多东西虽存在,但其实际价值可能并不重要。

2. 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
这两句诗借用周公梦和子夏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周公的梦是指周公梦见成王,心存忧虑;子夏则是孔子的学生,他强调了人的行为应当符合道德。作者认为,不必过于纠结于过去的经历或未来的梦想,而应当关注当下的行为和品德。

3. 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深厚的仁爱和诚信。行苇即生长在岸边的芦苇,这里用来比喻人如草木般纯真自然。中孚是指诚信,豚鱼指小猪和鱼,这里用来比喻即使是小动物也能感受到人的诚信。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理念,即真正的仁爱和诚信能够贯通万物,影响一切。

4. 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
这两句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穷神至命指的是探索生命的极限和命运的真谛,而六虚意指各种虚幻的境界或存在状态。作者认为,了解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应过于执着于这些虚幻的东西,而应在广阔的宇宙中自由行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颜回传记的评论,传达了一种平和超脱、关注当下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仁爱与诚信的重要性,并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但又不过分执着于这些虚幻的事物。这种思想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宁静,追求更加真实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