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郑求题祖庭遗迹卷子 其二

奇石不可见,佛云今有图。殷勤畏庐叟,为作补天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看到一幅画着奇石的画卷,引发了对自然和艺术的思考。

前两句"奇石不可见,佛云今有图"是说:真正的奇石已经看不到了,但幸好现在有人把它画成了图画。这里的"佛云"可能是画家名字,也可能是说这幅画珍贵如佛家宝物。

后两句"殷勤畏庐叟,为作补天馀"是称赞作画的人:这位住在简陋屋子里的老画家很用心,用画笔补足了现实中已经消失的奇石美景。"补天"这个词用得很妙,把画家比作女娲补天,说明艺术创作能弥补自然的缺憾。

整首诗短小精悍,通过"奇石消失-画作留存-画家功劳"的递进关系,表达了艺术可以超越时间、留存美好的主题。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把对艺术的赞美融入日常事物中,读来很有生活气息又引人深思。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