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集过王嫱湾
枣花门径苜蓿肥,井兰水涩生苔衣。班斓沙土半脂黛,回风蹴作赪烟飞。
愁人吊古情无依,乱鸦扑树明斜晖。村姑椎髻簪杨柳,锦带缠裆帨蒙首。
粉光不泽双辅嫣,上马琵琶效垂手。青春未尽朱颜凋,矜妍作态徒尔劳。
千年故里香魂独,万仞边城霜月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古旧的小村庄,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传达出深沉的怀古之情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写景:枣树开花的农家小门旁长满茂盛的苜蓿,井栏边的水洼长满青苔。沙土中混杂着古代女子化妆用的脂粉痕迹,被风吹起像红色的烟尘飞舞。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沧桑破败的氛围,暗示这里曾有过繁华往事。
中间六句写人:一个满怀愁绪的旅人在这里凭吊古迹,看到乌鸦在夕阳下的树上乱飞。当地村姑梳着简单的发髻,插着柳枝,穿着朴素的衣裳。她们虽然模仿古代美女弹琵琶的姿态,但青春已逝,容颜衰老,这种刻意装出的娇媚显得徒劳可笑。
最后两句点题:千年前的故乡只剩下孤独的灵魂,而遥远的边城依然被寒霜冷月笼罩。表达了物是人非、古今沧桑的感慨,暗示再美的容颜和姿态终将随时间消逝,唯有自然永恒。整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叹息。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