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再赠敬亭和升六韵
狡黠淳于,扺掌而前,似此奇哉。
任毁三骂五,河山尘芥,谭玄论白,富贵蒿莱。
临槛狂呼,仰天大笑,舌上青莲何处来。
从他语,学伯伦作达,荷锸须埋。
当筵漫道俳谐。
看此老前身是辩才。
记灵岩山畔,天花曾落,远公社里,锡杖常陪。
慷慨逢场,悲凉说法,较胜雍门乐与哀。
馀生事,但愣严系肘,曲米盈杯。
任毁三骂五,河山尘芥,谭玄论白,富贵蒿莱。
临槛狂呼,仰天大笑,舌上青莲何处来。
从他语,学伯伦作达,荷锸须埋。
当筵漫道俳谐。
看此老前身是辩才。
记灵岩山畔,天花曾落,远公社里,锡杖常陪。
慷慨逢场,悲凉说法,较胜雍门乐与哀。
馀生事,但愣严系肘,曲米盈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得豪放不羁,充满狂士风采。上阕用战国滑稽大师淳于髡的典故开篇,描绘了一个放浪形骸的狂士形象——他拍掌谈笑,把山河看作尘土,把富贵视如野草,靠着栏杆狂呼,对着天空大笑,舌头像莲花一样能说会道。这人学着酒鬼刘伶的洒脱,连死都要带着铁锹随时准备埋自己,活得极端又痛快。
下阕笔锋一转,说这狂老头前世恐怕是个高僧。回忆他在灵岩山讲经时天花乱坠,在远公(高僧慧远)的寺院里常持锡杖修行。现在他看似在酒席上插科打诨,实际像音乐家雍门周那样,用看似戏谑的方式诉说深沉悲凉的人生道理。最后三句最妙:他余生就干两件事——胳膊下夹着佛经《楞严经》,手里端着酒杯,把修行和放纵奇特地结合在一起。
全词最吸引人的就是这种矛盾的美:表面是醉鬼的胡闹,内里是智者的通透;行为像市井无赖,骨子里却留着高僧的血脉。作者用夸张的吃喝玩乐,包装着对世俗名利的蔑视,活脱脱画出一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叛逆智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