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矶

翠壁丹岩两翼开,飞翔百尺有楼台。
横江一只红襟燕,六代兴亡尽见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燕子矶的壮丽景色,并借燕子之眼道尽历史沧桑。

前两句写景:翠绿的山壁和赤红的岩石像展开的翅膀,悬崖上矗立着百尺高的楼台。这里用"两翼开"的比喻,把山岩比作燕子展开的翅膀,既点出地名"燕子矶",又赋予静态景物动态的美感。

后两句抒情:江面上掠过一只红胸脯的燕子,它见证了六个朝代的兴衰更替。诗人用"横江一只"的鲜明画面,以小见大——将燕子矶人格化为历史见证者。红襟燕既是实景描写,又象征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世王朝形成对比。

全诗妙在将地理特征(燕子矶形似飞燕)、自然景物(红襟燕)和历史感慨完美融合。短短四句,既有色彩鲜明的山水画卷(翠壁丹岩、红襟燕),又包含深沉的历史思考,用燕子这个轻盈的意象承载厚重的历史感,举重若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