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挽陈岑楼

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编一点头。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

世间此语谁能道?万古斯文去已休。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友人陈岑楼的深情追忆。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未能相见"的遗憾和对友人高尚品格的敬仰。

开篇"平生恨不识岑楼"直抒胸臆,道出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亲眼结识这位朋友。但通过阅读他留下的文字("遗编"),又时时被其才华所折服("一点头")。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赞美陈岑楼的品格:他像古代隐士范蠡一样,甘愿放弃功名富贵("荣佩印"),过着清贫自在的田园生活("桑麻数亩"),这种淡泊名利的境界比封侯拜相更可贵。作者感叹:当今世上还有谁能说出这样超脱的话?这样高尚的文人气节已经永远逝去了。

最后两句转入哀思:想要祭奠这位高洁的灵魂,却只见茫茫烟波,更添愁绪。这里的"骚魂"既指友人如屈原般高洁的灵魂,也暗含对其文学才华的肯定。

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通过"读遗文如见其人"的独特角度,展现了对知己的追思。诗中描绘的隐士形象,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末尾的烟波意象,将抽象的哀愁具象化,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