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

越王台上落花春,一掬山光两袖尘。
随分杯盘随处醉,自怜不及蹈青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越王台春游时的所见所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

首句"越王台上落花春"用落花点明暮春时节,越王台这个历史遗迹与飘零的春花形成古今对比。第二句"一掬山光两袖尘"很生动,诗人双手捧起山间光影,衣袖却沾满尘土,既写实又暗喻追求美好却难免俗世牵绊。

后两句转入抒情,"随分杯盘随处醉"展现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讲究饮食,走到哪醉到哪。但结尾"自怜不及蹈青人"突然转折,诗人羡慕那些能赤脚踏青的隐士,流露出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表面写春游闲适,实则通过"尘土"与"踏青"的对比,含蓄表达了文人既享受世俗生活,又渴望精神自由的双重心理。这种接地气的矛盾心理,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我们何尝不是在996之余,也向往着诗和远方呢?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