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懋臣以红墨梅二幅赠彦真命题其上 其一

珊瑚击碎冷无声,散作疏花点点明。远寄馀音溪上去,春风百里故人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红墨梅图的意境,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深厚的情感。

前两句"珊瑚击碎冷无声,散作疏花点点明"用珊瑚碎裂比喻红梅绽放,既写出梅花红艳如珊瑚的色彩,又暗示梅花在严寒中悄然开放的孤傲。"冷无声"三字巧妙点出冬日静谧的氛围,"点点明"则让读者仿佛看到枝头星星点点的梅花在雪中格外醒目。

后两句"远寄馀音溪上去,春风百里故人情"将画面转为情感表达。诗人说这幅画像是从远方寄来的琴音,沿着溪水飘荡,虽然眼下还是寒冬,但画中的红梅已经带来了春的气息,寄托着友人跨越百里送来的真挚情谊。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视觉(红梅)、听觉(无声、馀音)、触觉(冷、春风)多种感官体验融为一体,用具体的自然景物承载抽象的情感。画是静止的,但诗人通过想象让它"活"了起来,变成能传递温暖的使者,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以物寄情"的典型表现手法。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