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登鳌柱山望海

鳌柱崚嶒镇越州,孤城千仞俯危楼。
忽惊溟渤天垂尽,始信东南地半浮。
岛屿遥连云日险,波涛不尽古今愁。
一竿且罢任公钓,更拟乘槎万里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鳌柱山顶俯瞰大海的壮阔景象,同时抒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鳌柱山高耸险峻,仿佛镇守着越州大地。诗人站在孤城高处,从千仞危楼上俯瞰,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中间四句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突然看到大海与天空相接的壮观景象,这才相信古人说的"东南地半浮"是真的。远处的岛屿与云日相连,显得险峻;眼前无尽的波涛,勾起了诗人对古今兴亡的愁思。这里用大海的壮阔暗喻历史的沧桑。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暂时放下了像任公子那样隐居垂钓的想法,反而产生了乘木筏远游万里的豪情。表达了诗人想要突破现状、追求更广阔天地的志向。

全诗通过登山望海的经历,由实景描写转入情感抒发,最后表达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中"天垂尽""地半浮"等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古今愁""万里游"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