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咏芙蓉四首 其三 雾中芙蓉

欲拟乌纱则淡,将摸翠縠尤深。重重袅袅罩清真。

别是一般风韵。

远睇其如不的,迫看又恐逢嗔。盈盈脉脉好愁人。

秪隔些儿难近。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朵笼罩在雾气中的芙蓉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若隐若现的朦胧美。

上阕写芙蓉在雾中的姿态:说它像乌纱帽(古代官帽)那样颜色浅淡吧,又觉得太轻飘;说它像翠绿薄纱那样颜色深沉吧,又觉得太厚重。层层叠叠的雾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纯净的芙蓉,让它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情。这里用"乌纱"和"翠縠"两个比喻,生动表现了雾中芙蓉色彩难以捉摸的特点。

下阕写赏花人的矛盾心理:远远看吧,又怕看不真切;凑近看吧,又怕惊扰了它(就像怕惹美人生气一样)。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最让人心痒难耐——明明近在眼前,却总隔着那么一点距离够不着。最后两句把芙蓉比作含情脉脉的佳人,将赏花时"可望不可即"的微妙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全词妙在把雾中赏花的体验,转化成了类似追求心上人时的甜蜜烦恼。通过"远看怕模糊,近看怕惊扰"的生动描写,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既向往又不敢唐突的纠结心情。最精彩的是结尾"只隔些儿难近",把"差一点点就能触碰"的遗憾感写得特别传神,就像我们看短视频时"划到一半卡住"的那种抓心挠肝的感觉。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