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两湖岁苦水患修固堤防号五十年一遇而年年溃之今岁江西大水作龙舟水长句 其一

魂伤思共汨罗招,未独湘累吊艾萧。
重午苦兼连月雨,一生能几百年潮。
天其有壤劳精卫,民实无田歌帝尧。
准拟鹪枝谋暂住,鹪枝况逐泪漂漂。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湖、江西)常年遭受洪灾的苦难。诗人用端午节(重午)龙舟水泛滥的景象,表达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前两句用屈原投江的典故(汨罗江、湘累指屈原),说洪水不仅让人想起屈原的悲剧,更让百姓像屈原一样饱受苦难。"艾萧"是端午节的香草,这里暗指百姓在节日里也无法摆脱痛苦。

中间四句直接描写灾情:端午时节连着几个月的暴雨,人生短暂却要承受百年一遇的大潮(洪水)。"精卫填海"的典故说洪水像大海一样难以填平,百姓像尧帝时代一样无田可种,只能歌颂尧帝(其实是反讽,暗指当政者无能)。

最后两句用"鹪鹩"(一种小鸟)比喻灾民:小鸟想找树枝暂住,但树枝都被泪水(洪水)冲走了。这个比喻既写实又凄美,让人看到灾民连暂时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全诗用典自然,把洪水灾害与端午民俗、历史典故融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饱含对百姓的怜悯,读来沉痛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