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松林间弹琴的宁静场景。
开头"微风起中林"用简单的五个字就勾勒出画面:树林里轻轻吹起一阵微风。这里的"中林"不是指具体地名,而是说在树林中间。
第二句"调我松下琴"更接地气,就是诗人在松树下调试琴音准备弹奏。一个"我"字让读者直接代入诗人的视角。
后两句最有味道:"黯黯太古色"是说松林呈现出一种深邃古老的青黑色,"泠泠太古音"形容琴声清脆悠远,像是从远古传来的声音。诗人用"太古"这个时间概念,把眼前的景象声音一下子拉长到千年之前,让平凡的弹琴场景顿时有了穿越时空的厚重感。
全诗妙在把"松"和"琴"两个意象自然融合——松是千年古树,琴是传统乐器,微风是天然伴奏,共同构成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短短20个字里,能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还能感受到那种与古人精神相通的情怀。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