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
未可充三棒,惟堪轸七弦。尽持挝孟德,莫去恼师延。
合并支苛雾,商量摆酷烟。长腰双鹄卵,大茧八蚕缠。
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远藤香结字,近水脆生涎。
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同心思苏小,匹骑走杨坚。
国岂无双士,军元有两甄。邵平闻恨晚,武瞾摘还怜。
虾蟹睛丫海,麖麋角聚颠。行排鸿入汉,齿露象埋田。
夜夏啼周日,麒麟哭鲁年。投梭贤母误,避杖走儿獧。
钩吻黄精贼,蟛蜞紫甲权。出蓝书未熟,本草注徒笺。
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下帘翁巳矣,谁为跌三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瓜,实际上借物喻人,暗含了深刻的人生感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双瓜的象征意义
诗中描写的双瓜("长腰双鹄卵")既是实物,也暗喻两个有才华的人。它们还稚嫩时("方稚如琴轸")就被人摘落,暗示人才尚未成熟就被摧折的命运。
2. 怀才不遇的苦闷
通过"内履愁无地,悬匏苦在天"等句子,诗人表达了人才无处施展的困境。用"挝孟德"(曹操)和"恼师延"(乐师)的典故,暗示即使有才能也难以被当权者真正赏识。
3. 对现实的讽刺
诗中提到"国岂无双士,军元有两甄",表面说国家不缺人才,实则讽刺人才被埋没。用"邵平闻恨晚"(秦朝隐士)和"武瞾摘还怜"(武则天)的对比,暗指不同时代对人才的态度。
4. 命运的无常感
后半部分通过"虾蟹""麖麋"等动物意象,以及"麒麟哭鲁年"等典故,表现世事无常。最后"谁为跌三钱"的疑问,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
全诗妙在处处写瓜,又处处不在写瓜。诗人用双瓜的命运,隐喻了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普遍困境——既有对才华的自信("翠叶遮难满,黄臕映自妍"),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庆吊俱迂尔,蓍龟亦莽然")。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让普通的瓜果承载了沉重的生命思考。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