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八

斗室凄凄晦,虚窗寂寂阴。诗亡王迹已,易在帝爻沉。

不敢言天地,安能问古今。独怜千载后,谁见杞人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郁沉闷的环境,借此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前两句写实景:狭小的房间昏暗潮湿,空荡的窗户透着阴冷寂静。这里用"斗室""虚窗"等意象营造出压抑封闭的氛围,暗示诗人所处的困境。

中间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诗经》传统已随周王朝衰落而消失,《易经》的智慧也随着时代沉没。他既不敢议论天下大势,也无法追问历史变迁。这里通过"诗亡""易沉"等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传统断裂的痛心,以及面对乱世无能为力的苦闷。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自比古代忧天的杞人,担心千百年后无人理解自己这份忧国之心。这个典故的运用既自嘲又深沉,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民族命运的终极关怀。

全诗以阴郁的天气映衬忧郁的心境,用典自然而不晦涩,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时代动荡的沉思。最打动人的是诗人那种明知忧虑无用却仍要坚守的文人骨气,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可贵品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