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
前两句像漫画:一对父子在草丛里猫着腰走路("草里游"),还当众摆弄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几包羞"),活像做贼心虚的样子。这里暗喻人总是藏着掖着,活在他人的眼光里,活得别扭不自在。
后两句画风突变:突然天降惊雷("返雷一震"),吓得连大海都瞬间静止("沧溟绝点流")。这个夸张的比喻告诉我们:当人真正直面内心时(就像被雷劈醒),所有伪装都会崩塌,连最汹涌的欲望(沧溟)也会瞬间平静。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父子"代表代代相传的世俗习惯,用"惊雷"象征顿悟时刻。它提醒我们:活在别人眼里就像在草丛躲躲藏藏,只有勇敢直面真实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就像最后大海静止的意象,暗示解脱后的心灵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宁静境界。
释鼎需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