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通久住半岭归天柱岩题二偈示之 其一

谁信活途在死门,佛祖是冤也是亲。究义问禅元涉妄,削金添得眼中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探讨了生死、信仰和修行的复杂关系,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句“谁信活途在死门”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生命的真正出路可能隐藏在死亡的门槛之后。这暗示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和涅槃解脱的思想,认为只有超越对生死的执着,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第二句“佛祖是冤也是亲”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矛盾。佛祖既是修行者的指引者,也是修行者需要超越的对象。这句话提醒我们,信仰和修行并非简单的依赖,而是需要在理解和质疑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第三句“究义问禅元涉妄”指出,过度追求禅理和义理反而可能陷入虚妄。修行并非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体悟。

最后一句“削金添得眼中尘”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过度追求外在形式反而会蒙蔽内心的真理。就像削去金子反而增加了眼中的尘埃,过度执着于形式反而会迷失真正的方向。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比喻,提醒我们在修行和生活中要超越表面的矛盾,找到真正的内在智慧。它鼓励我们不要被形式所束缚,而是要在实践中体悟生命的真谛。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