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堂和诸公韵

天河谁挽洗兵尘,远播皇威到海滨。畏垒草封悲战月,乐郊农满际耕春。

七闽草木无腥气,诸将恩勤有赐珍。穆穆清风堪作颂,犹沾湛露及微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平息后和平安宁的景象,表达了百姓对太平生活的喜悦和对皇恩的感激。

首联用"天河洗兵尘"的壮阔画面,比喻战争结束、天下太平,皇恩远播海滨。诗人想象有人挽来天河之水洗净兵器上的尘埃,暗示战争已经结束,皇权的威严让四海安宁。

颔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和平的可贵。"畏垒"指战场堡垒,如今长满荒草,让人悲叹曾经的战乱;而"乐郊"则是和平的乡村,农民们趁着春光明媚忙着耕种。一悲一喜之间,凸显和平的珍贵。

颈联赞美和平带来的变化。福建地区(七闽)的草木不再沾染血腥气,将领们受到朝廷恩赏。这里既写了自然环境恢复纯净,也写了将士们得到应有的犒劳。

尾联以清风露水作比,用谦逊的口吻说:这样美好的太平景象值得歌颂,连我这样的小臣也能沾沐皇恩。诗人将自己比作沾到露水的小草,既表现了对和平的感恩,也体现了对朝廷的忠诚。

全诗用鲜明的意象对比战乱与和平,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辞藻,却通过天河洗兵、春耕乐郊等生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太平盛世的祥和美好。诗人将个人感受融入时代背景,使这首颂扬和平的诗篇既有宏大气象,又充满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