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举第三子亮可

病中心绪懒如丝。
偶读陶公数首诗。
既见其生寔欲可,此情却笑两同之。
广将园圃诚多事,欲付琴书念亦痴。
但愿早知梨与栗,得如元亮五男儿。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作者生病时心情低落,偶然读到陶渊明的诗后产生的感悟。

上片(前四句):
1. 开头直接说生病时心情差得像乱麻一样(懒如丝),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2. 偶然读到陶渊明的诗,发现陶渊明在《责子》诗里写"既见其生,实欲其可"(既然生了孩子,当然希望他们成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和陶渊明有相同烦恼——都操心孩子教育。

下片(后四句):
3. 作者自嘲说:扩建花园是瞎忙活(暗指为子女创造物质条件),想教孩子琴棋书画又觉得自己太较真。
4. 最后用陶渊明(字元亮)的典故,说不如学陶渊明豁达点——他家五个儿子都不成才,但陶渊明在诗里幽默地说"只要孩子认得梨和栗子(能吃饱)就行"。

全词亮点:
- 用生病时读诗的日常小事,引出深刻育儿观
- 通过陶渊明的例子,表达"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豁达
- 语言平实但充满智慧,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吐槽"鸡娃"焦虑,最后自我开解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作为南宋官员(时任江西安抚使),在词里流露出对陶渊明式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身在官场心在田园"的矛盾心理,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