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寿门访长兴鲍西冈明府留宿县斋即事

闻道吴西俗最佳,扁舟聊复散幽怀。
诗人来作长城宰,客子如停小谢斋。
落魄自怜仍楚制,荒唐多分续齐谐(梁吴均邑人著续齐谐记)。
淩晨忽起游仙兴,震泽包山讵有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去拜访一位叫鲍西冈的县令,并在县衙留宿的经历。全诗用轻松随意的口吻,展现了这次出游的闲适与趣味。

开头两句说"听说吴地西边民风淳朴,我们乘着小船去散心",直接点明这是一次放松心情的郊游。"诗人来作长城宰"指鲍县令既是文人又是地方官,而"客子如停小谢斋"把留宿比作住在诗人谢朓的书斋,既赞美主人风雅,又暗示宾主相谈甚欢。

中间四句用自嘲的语气写自己的处境:虽然穷困潦倒还穿着旧衣服(楚制),但这次出游肯定能收获不少奇闻趣事(续齐谐记是古代志怪小说)。最后突发奇想说"天亮时突然想学神仙漫游,太湖包山的美景哪能游得完呢",用夸张的想象收尾,把一次普通的访友写得妙趣横生。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得生动有趣:乘船访友的期待、与文人县令的投缘、对自己寒酸打扮的自嘲、对奇闻轶事的期待,以及最后突发奇想的浪漫情怀,都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郊游的雅致与快乐。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把一次普通的出行变成了充满诗意的冒险。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