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潮连有怀尔昌却寄

绿杨摇曳草芊芊,古渡移尊忆往年。
两岸鸡声啼晓月,半空渔篴散墟烟。
经春有约平原会,雪夜无端剡曲船。
满眼相思不成寄,双鱼迢递越江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潮连古渡口触景生情,怀念友人尔昌的深情画面。

前四句是生动的春日渡口图:绿柳轻摆,野草茂盛,古旧的渡口边,作者独自饮酒回忆往昔。凌晨时分,两岸鸡鸣声伴着未落的月亮,渔民笛声穿透晨雾飘散——这些细腻的感官描写(视觉的绿柳、听觉的鸡鸣笛声、触感的晨雾)共同营造出既宁静又带着淡淡愁绪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抒情。先说原本约好春天相聚("平原会"借指友人聚会),却像王子猷雪夜访友般突然中断("剡曲船"典故)。最后望着江水感叹:满心思念却无法传递,只能想象装着信件的"双鱼"(古代信函代称)正沿着江漂流。这里用"迢递"(遥远)强化了思念的距离感。

全诗妙在将眼前景(渡口晨景)、回忆(往年相聚)、典故(雪夜访友)和想象(漂流信件)自然交织,通过"鸡声""渔笛"等日常声响反衬孤独,用"绿杨""晓月"等明丽景物反衬惆怅,形成含蓄深沉的思念之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写好的信寄不出去"这种现代人也能共情的体验,用诗意的"双鱼"意象表达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