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二首 其一

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
移床独卧(张本作向)秋风里,静(张本作卧)看蜘蛛⑴结网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纷扰世事中保持内心清醒的状态。

前两句"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说:世间万事看似悠然,但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勉强自己迎合世俗,反而显得格格不入。这里展现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后两句"移床独卧秋风里,静看蜘蛛结网丝"用生动的画面表现:诗人把床搬到秋风中独自躺着,静静观察蜘蛛结网。这个场景传递出三层深意:
1. "移床"这个动作显示主动选择孤独
2. "秋风"暗示清冷孤寂的氛围
3. 观察蜘蛛结网这个细节,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闲适,也暗含对生命规律的思考

全诗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世俗压力下保持精神独立的姿态。诗人不直接说教,而是用"看蜘蛛结网"这样生活化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诗中"自知"与"静看"两个关键词,点明了主旨: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迎合外界,而在于清醒地认识自己,安静地观察世界。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