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曲
关外烽烟起大荒,甲兵弃掷走仓皇。
辞家壮士同挥泪,涉海夷师肆猖狂。
樽俎折冲何忍辱,羽书星夜空催促。
悲笳匝耳正生愁,漫听霓裳歌一曲。
庙堂无策失城池,忍教谣诼责蛾眉。
万方悲愤争欲问,倾人城是谁家儿。
家本南海彩云里,杏圆小脸犹花蕊。
双眉如黛不须描,两颊梨涡忒倩美。
身随黄竹女儿箱,心冀碧梧栖凤凰。
雀屏初开争望选,多少王孙为彷徨。
影坛一瞥动遐迩,翩翩蝴蝶最风靡。
红莲寺上看红姑,飘动云裳叹观止。
飘到故都万花愁,羡煞赫赫将门子。
将门之子是子都,父业初承拥虎兕。
秉钺握符镇重疆,三千里路驰龙骧。
一朝勋望腾燕市,若个东家不窥墙。
英雄美人世有几,相逢一笑婆娑起。
玉楼天半夜未央,胡骑已临东北鄙。
谁说一宵陷沈阳,屏前歌舞未终场。
将军本是悲歌士,肯把江山换红妆。
松花江树怨流水,不见归云浮故垒。
百二关河去茫茫,又聆歇浦扬清徵。
歇浦信是繁华场,高楼连苑郁金堂。
就中谁最舞长袖,惟数海滨檀家郎。
檀家郎君何所似,猫竹长头差可拟(檀郎绰号猫竹头。)。
不曾盈车掷果来,朱提能博佳人喜。
嫁得瞿塘当王昌,阿堵堆中成鸳鸯。
管他旧侣讥和妒,珠翠满头百宝光。
恨煞东南鼙鼓急,千帆尽向锦江集。
双飞燕燕临陪都,何似当年动京邑。
盖世太保气薰天,别馆群芳正斗妍。
忽惊蝶影迷花径,晓梦惺忪欲流连。
君乘车,我戴笠,今日相逢下车揖。
下车便入酆都门,永夜鲛人独暗泣。
祇为权门似深渊,吞声委曲求两全。
小怜宛转娇啼夜,已报檀郎任专员。
贸迁有符忘羞慝,黄金滚滚来不息。
可怜永巷闭群姝,恩绝宠移但凄恻。
神仙洞里眷神仙①,春花秋月乐无边。
忽闻岛国降幡出,比翼又向春申旋。
正望从头谐花烛,突传太保登鬼录⑴。
纵然风雨来无情,且喜旧欢得重续。
再作商妇尚芳年,移居香岛复翩跹。
伤心偏踏风月地,愁云簇簇落花天。
吁嗟乎!
自古名花坠溷坠茵难自卜,不如倦鸟知归宿。
君不闻祭酒《圆圆曲》,一斛明珠愁万斛。
又不闻司马《琵琶行》,弦弦掩抑思声声。
安得护花来使者,不许人间见落英。
辞家壮士同挥泪,涉海夷师肆猖狂。
樽俎折冲何忍辱,羽书星夜空催促。
悲笳匝耳正生愁,漫听霓裳歌一曲。
庙堂无策失城池,忍教谣诼责蛾眉。
万方悲愤争欲问,倾人城是谁家儿。
家本南海彩云里,杏圆小脸犹花蕊。
双眉如黛不须描,两颊梨涡忒倩美。
身随黄竹女儿箱,心冀碧梧栖凤凰。
雀屏初开争望选,多少王孙为彷徨。
影坛一瞥动遐迩,翩翩蝴蝶最风靡。
红莲寺上看红姑,飘动云裳叹观止。
飘到故都万花愁,羡煞赫赫将门子。
将门之子是子都,父业初承拥虎兕。
秉钺握符镇重疆,三千里路驰龙骧。
一朝勋望腾燕市,若个东家不窥墙。
英雄美人世有几,相逢一笑婆娑起。
玉楼天半夜未央,胡骑已临东北鄙。
谁说一宵陷沈阳,屏前歌舞未终场。
将军本是悲歌士,肯把江山换红妆。
松花江树怨流水,不见归云浮故垒。
百二关河去茫茫,又聆歇浦扬清徵。
歇浦信是繁华场,高楼连苑郁金堂。
就中谁最舞长袖,惟数海滨檀家郎。
檀家郎君何所似,猫竹长头差可拟(檀郎绰号猫竹头。)。
不曾盈车掷果来,朱提能博佳人喜。
嫁得瞿塘当王昌,阿堵堆中成鸳鸯。
管他旧侣讥和妒,珠翠满头百宝光。
恨煞东南鼙鼓急,千帆尽向锦江集。
双飞燕燕临陪都,何似当年动京邑。
盖世太保气薰天,别馆群芳正斗妍。
忽惊蝶影迷花径,晓梦惺忪欲流连。
君乘车,我戴笠,今日相逢下车揖。
下车便入酆都门,永夜鲛人独暗泣。
祇为权门似深渊,吞声委曲求两全。
小怜宛转娇啼夜,已报檀郎任专员。
贸迁有符忘羞慝,黄金滚滚来不息。
可怜永巷闭群姝,恩绝宠移但凄恻。
神仙洞里眷神仙①,春花秋月乐无边。
忽闻岛国降幡出,比翼又向春申旋。
正望从头谐花烛,突传太保登鬼录⑴。
纵然风雨来无情,且喜旧欢得重续。
再作商妇尚芳年,移居香岛复翩跹。
伤心偏踏风月地,愁云簇簇落花天。
吁嗟乎!
自古名花坠溷坠茵难自卜,不如倦鸟知归宿。
君不闻祭酒《圆圆曲》,一斛明珠愁万斛。
又不闻司马《琵琶行》,弦弦掩抑思声声。
安得护花来使者,不许人间见落英。
现代解析
这首《蝴蝶曲》以民国时期著名影星胡蝶的传奇一生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故事隐喻了动荡年代中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的纠葛。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时代背景(开篇12句) 用"关外烽烟""甲兵弃掷"描绘九一八事变时的乱世场景,批判当局"庙堂无策"却把责任推给女性("谣诼责蛾眉"),这为后面胡蝶的故事埋下伏笔。
2. 胡蝶的崛起("家本南海"至"飘动云裳") 像电影镜头般展现胡蝶从南海少女到影坛天后的蜕变:她天生丽质("杏圆小脸""梨涡忒倩美"),凭《红莲寺》等电影走红,如同"翩翩蝴蝶"引发观影热潮。"叹观止"三字生动传达观众惊艳。
3. 情感纠葛与争议("飘到故都"至"珠翠满头") 通过三组人物关系展现命运转折: - 与少帅张学良的绯闻("将门子"),诗中巧妙用"歌舞未终场"回应"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言 - 与商人潘有声("檀家郎")婚姻,直白描写物质交换("朱提能博佳人喜") - 与军统戴笠("盖世太保")的被迫关系,"下车便入酆都门"暗示入虎穴的无奈
4. 人生落幕(最后部分) 抗战胜利后,胡蝶虽重获自由("比翼又向春申旋"),但物是人非。结尾用陈圆圆("圆圆曲")和琵琶女作比,感叹乱世美人总难逃"坠溷坠茵"的漂泊命运。
全诗最妙处在于: - 用"蝴蝶"意象贯穿,既指胡蝶本名,又喻其如蝴蝶般美丽脆弱、随时代风雨飘零 - 电影化手法写诗,如"红莲寺上看红姑"直接带入经典镜头 - 对复杂历史保持开放性,如对张学良"肯把江山换红妆"的评述留有思考空间
本质上,这不仅是个人传记诗,更是一幅通过女性视角展开的民国浮世绘,展现了在那个身不由己的年代里,光鲜与苦难并存的真实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