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有怀寄赵华颠

一叶井梧落,微凉生瘦藤。
老兼秋共至,衰与病相仍。
砌近虫号枕,檐疏雨翳灯。
熏炉对经卷,清似住山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面对早秋时分的孤独与衰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场景,传达出淡淡的忧伤和超脱的心境。

首联"一叶井梧落,微凉生瘦藤"用梧桐落叶和瘦藤生凉这两个细节,点明早秋时节的到来。一片梧桐叶落下,纤细的藤蔓间生出凉意,这种细微的变化被敏感地捕捉到,暗示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感受。

颔联"老兼秋共至,衰与病相仍"直接道出诗人的身体状况。衰老和秋天一起来临,体弱多病的状态持续不断。这里把自然界的秋天与人生的秋天联系起来,形成巧妙的对应。

颈联"砌近虫号枕,檐疏雨翳灯"通过两个生活场景继续渲染氛围。墙根下的虫鸣近得好像就在枕边,屋檐稀疏的雨滴使灯光变得朦胧。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秋夜的寂静与凄凉。

尾联"熏炉对经卷,清似住山僧"笔锋一转,描写诗人在香炉旁研读经书的情景。虽然身处尘世,但心境清净得如同隐居山林的僧人。这一联在衰病孤独的氛围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落叶、瘦藤、虫鸣、夜雨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了衰老、疾病带来的孤寂感,最后以读经修心的场景作结,在消极情绪中透露出积极的精神追求。诗人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感受秋意萧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美。

陈纪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领咸淳九年(1273年)乡荐,咸淳九年(1273年)与兄陈庚同登进士,官通直郎。宋亡后,不仕,与赵必襐、赵时清等隐于乡中,诗酒酬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