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山
吾闻句践之国,乃在大江之南,沧海之西。
千岩万壑四方山水会聚,处处金梯玉洞上与星斗齐。
三衢谽谺倚晴昊,猿愁猱迷无乌道。
浑如石家金谷园中,横搴云锦步障五十里,若教赤松元一见之,定轻十洲小三岛。
昔者鸿濛之气初凿开,滔滔浲水漫天来。
尧老舜忧鲧无功,土窟木巢成祸胎。
天教苍水使者口衔赤符授鲧子,咨尔开山掘地泣天癸。
惟有此山土堵石斥不可以透溜,遂召巨灵擘作川形卓三矢。
山开地死自古夹道草木皆不生,但见乘黄油碧往来不绝重行行。
行人醉眼罨画里,安石能无宇壑情。
我亦江湖怀魏阙,一寸丹心未华发。
身到云烟早下来,先买轻舟向吴越。
千岩万壑四方山水会聚,处处金梯玉洞上与星斗齐。
三衢谽谺倚晴昊,猿愁猱迷无乌道。
浑如石家金谷园中,横搴云锦步障五十里,若教赤松元一见之,定轻十洲小三岛。
昔者鸿濛之气初凿开,滔滔浲水漫天来。
尧老舜忧鲧无功,土窟木巢成祸胎。
天教苍水使者口衔赤符授鲧子,咨尔开山掘地泣天癸。
惟有此山土堵石斥不可以透溜,遂召巨灵擘作川形卓三矢。
山开地死自古夹道草木皆不生,但见乘黄油碧往来不绝重行行。
行人醉眼罨画里,安石能无宇壑情。
我亦江湖怀魏阙,一寸丹心未华发。
身到云烟早下来,先买轻舟向吴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衢山的壮丽景色,并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第一部分:三衢山的壮丽景象 诗人开篇就说,听说越王勾践的故国在江南、大海以西的地方。这里山峦叠嶂,山水交汇,到处都是金梯玉洞,高耸入云,仿佛与星辰相接。三衢山高耸入云,猿猴都发愁找不到路。山势如同石崇的金谷园中那绵延五十里的云锦步障,连仙人赤松子见了,都会觉得比传说中的十洲三岛还要壮观。
第二部分:神话传说 诗人接着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远古时代,洪水泛滥,尧舜为此忧心忡忡,鲧治水无功。后来,苍水使者口衔赤符,授命鲧的儿子大禹开山掘地,治理洪水。唯独这三衢山,土石坚硬,无法疏通,于是天神巨灵将其劈开,形成三条河流。从此,山间草木不生,只有来往的行人和车马。
第三部分:诗人的感慨 诗人行走在这如画的山水间,不禁沉醉其中,也像谢安一样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但他又想到自己心怀天下,壮志未酬,于是决定早日下山,买舟东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诗歌的魅力: 1. 画面感强: 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三衢山的险峻和壮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神话色彩: 融入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历史厚重感。 3. 情感真挚: 诗人既陶醉于山水之美,又不忘家国情怀,矛盾的心理活动真实感人。 4. 语言通俗: 虽然运用了一些典故,但整体语言流畅易懂,便于普通读者理解。
总结: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人生的咏叹调。诗人通过对三衢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