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名叫赵参议的县丞(相当于副县长)。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清廉官员的敬佩和痛惜之情。
前四句写赵参议的优秀品质:他像银河一样清秀高洁,名声清廉得仿佛能直达天际。虽然已经考中进士(古代最高学历),深夜依然坚持读书学习。这里用"银河"比喻他品格高洁,用"午夜读书"展现他勤奋好学。
后四句写诗人的痛惜:赵参议生前可能常感叹"活得不像自己",诗人更惋惜这样的人才只能当个县丞(大材小用)。如今斯人已逝,再也见不到了,只能掩面哭泣。最后两句的"掩涕欷歔"生动刻画了诗人悲痛哽咽的样子。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但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实感。通过读书、为官这些日常细节,展现了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痛心。这种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表达方式,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