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作

懊恼春悰困宿酲,偶随游子到溪亭。
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过后,作者带着些许春日的倦意和酒后的微醺,偶然跟着朋友到溪边小亭散心时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懊恼春悰困宿酲,偶随游子到溪亭"说的是:春天本该让人心情愉悦,但作者却因前夜饮酒而感到困倦烦闷,于是跟着朋友(游子)来到溪边亭子散心。这里用"懊恼"二字,把春日里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愁绪写得特别真实。

后两句"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是点睛之笔:作者看到溪亭边的几排柳树,突然感慨这些柳树真是多情啊,已经连续三年在春风中为他展现青翠的模样。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柳树写成老友一般,年年如期赴约,用新绿迎接诗人。一个"汝"字,瞬间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整首诗妙在: 1. 把春日里那种既慵懒又敏感的情绪捕捉得很准 2. 用"三度春风"这个时间概念,让眼前的春景有了时光的厚度 3. 最后赋予柳树人的情感,让普通的景物顿时有了生命 4.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朋友聊天般亲切

读这首诗,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微醺的诗人,在溪边偶遇老友般的柳树,在春风的抚慰下,暂时忘却了烦恼。这种人与自然的心灵对话,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