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象词五首和顾侠君 其五

众里观场老比丘,粗从三喻识沈浮。
兔迒马迹纷纷渡,彻底输他是截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和尚在热闹人群中静观世事的场景,充满禅意和人生智慧。

首句"众里观场老比丘"就像拍了一张照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老和尚静静观察着这一切。这里的"比丘"就是佛教中的僧人,暗示着超脱的视角。

第二句"粗从三喻识沈浮"是说老和尚通过佛教常用的三种比喻(可能指"梦幻泡影"等),看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看开了"一样,老和尚用佛教智慧理解了世事无常。

第三句"兔迒马迹纷纷渡"用兔子和马的脚印比喻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这些脚印就像人生路上各种痕迹,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渡过一生。

最后一句"彻底输他是截流"最有深意。表面说老和尚彻底"输给"了那些忙碌的人,实际上是在赞美:老和尚像截断水流一样,停止了随波逐流,获得了真正的觉悟。就像现代社会里,能停下脚步思考的人,反而比盲目跟风的人更清醒。

全诗通过对比热闹与宁静、随波与截流,赞美了超脱世俗的智慧。就像在一个人人都在刷手机的时代,能放下手机静心思考的人,反而看得更透彻。诗人用简单的画面和比喻,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