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日愁绪的世界,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水墨画。
上半部分从大场景切入:江水向东奔流,大雁往南飞,这是典型的秋日景象。枯草和寒烟显得毫无生气,只会让人感到凄凉。诗人独自吟诗,看着香炉的青烟袅袅升起,望向远方海上的月亮,心中充满迷茫。
下半部分转入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曾经在春天,黄莺啼叫,锦帐中做着美梦;如今秋夜雨声中,只能听到蟋蟀在破窗边鸣叫。诗人尝尽了人生悲欢,只好借酒消愁。但秋天的萧瑟景色不断勾起他的愁思,这些忧愁一阵阵地涌上心头。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法排遣的忧愁——明明想借酒忘却,可秋天的每一个细节都在提醒着孤独与凄凉。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