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十三虞卿在希颜上人房纳凉余时在村舍归和

土渴山焦独在阿,考盘孰与世相遇。
皇皇夫子犹伤凤,碌碌苍生尚执柯。
头白已惊为学晚,日长赢得读书多。
北禅释子应相笑,树瘿多年变木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炎炎夏日中独自隐居的学者形象,同时暗含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首联“土渴山焦独在阿”用夸张手法写天气干旱炎热,烘托出诗人隐居山林的孤独感。“考盘”指隐居生活,诗人反问:隐居者与世俗之人谁更快乐?暗示自己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颔联提到孔子(皇皇夫子)曾为凤凰不至而伤感,暗指贤者难遇;而普通人(碌碌苍生)却忙于争权夺利(执柯,即拿着斧柄,象征权力斗争)。这里通过对比,讽刺世人追逐名利,不懂真正的追求。

颈联写诗人自己:头发已白,后悔读书太晚,但庆幸夏日漫长,能多读些书。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学问的珍视。

尾联笔锋一转,想象北禅寺的僧人(释子)看到自己多年苦读,像树瘤(树瘿)变成木鹅一样徒劳无功,可能会笑话自己。这里用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对功名、学问的看淡,也暗含超脱世俗的禅意。

全诗语言朴实,既有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也有对世事的讽刺,最后以自嘲收尾,显得豁达通透。诗人通过炎夏读书的场景,传递出淡泊名利、专注内心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