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中九日赏菊及牡丹时乐禁未开

两朵牡丹开国艳,千丛黄菊散秋葩。
可怜宾主欢娱地,只向尊前不语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看似欢乐却暗含落寞的宴会场景。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景:两朵国色天香的牡丹与千丛怒放的秋菊同时绽放,这本该是极美的画面。"国艳"形容牡丹的雍容华贵,"秋葩"则突出菊花的清雅灿烂,两种名花同场争艳,暗示宴会规格很高。

后两句笔锋一转,道出宴会的尴尬:在这样本该宾主尽欢的场合,大家却只是沉默地对着酒杯,无人赏花。一个"可怜"道出诗人的惋惜——明明有绝美的花朵助兴,却无人交流欣赏,热闹中透着冷清。

全诗最妙的是"不语花"这个结尾。既指人们沉默不语的现实,又暗指那些被冷落的花朵仿佛也在沉默抗议。通过花与人的双重沉默,生动展现了上层社会宴饮中常见的虚伪与空洞——表面觥筹交错,实则各怀心事。这种用热闹反衬寂寞的手法,让诗歌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