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

雨后千林翠欲流,春馀高柳绿偏稠。
迁乔野外声初巧,求友枝间意独幽。
闭户不禁司马渴,出门堪并少陵游。
笙簧满耳听难尽,徙倚同消万斛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诗人被黄莺啼鸣打动的心境变化。

前四句写景:雨后树林青翠欲滴,暮春时节的柳树绿得格外浓密。黄莺在野外树枝间跳跃鸣叫,声音灵巧动听,仿佛在寻找伙伴,透出一种幽静的情趣。这里用"翠欲流"形容树叶绿得仿佛要流淌下来,非常生动。

后四句抒情:诗人原本闭门不出,却因莺啼勾起了对自然的向往("司马渴"指司马相如的口渴,这里比喻对自然的渴望)。出门后,他像杜甫(少陵)一样漫游赏春。满耳的莺啼如同笙簧演奏,让人听不够。最后诗人在树下来回踱步,让这美妙的自然之声消解了心中万千愁绪。

全诗妙在将视觉的"绿"与听觉的"莺啼"结合,通过闭门到出门的行动变化,展现自然美景对心灵的治愈力量。特别是末句"徙倚同消万斛愁",把无形的愁绪化为可称量的"万斛",又让它们在莺啼中慢慢消散,既形象又富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