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鹿垣
筮仕得残甸,举世所唾弃。
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
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
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
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
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
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
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
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
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
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
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
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答张鹿垣》是一首表达作者在动荡时代坚守理想和志向的作品。以下是对其内容的现代语言解析:
---
起句:报效仕途艰难,世人多弃
诗一开始提到“筮仕得残甸”,意思是通过占卜选择仕途,却只能得到残破不堪的土地,这是比喻作者选择的仕途并不理想,境遇艰难。接着的“举世所唾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仕途的不被认可和嫌弃。作者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是因为“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即使生活艰难也不顾及,因为他心中有坚定的志向。
中段:描绘动荡时局
诗的中段“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图景。民间一片萧条(闾左指平民),食物短缺,军情紧急,消息纷乱。这是比喻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生活的艰难。
转折:个人坚持与理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意味着作者在艰难中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就像绘制了防御工事的地图,详细周密。接着说“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表明作者的理想和志向如同梦寐以求的图纸和心照不宣的秘密。
结尾:坚守信念,展望未来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展现了作者在长期的艰难岁月中仍坚守信念,如同一个傲立世间的官员。最后两句“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意指作者早晨登上古代诗人登临的台,感慨旧时文人的情怀,立誓要像古人那样保持高洁的品质,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总结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在动荡时局中的坚守和理想,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持,还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