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蚊子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写得既生动又深刻。
开头把蚊子比作尖牙利嘴的小官吏(啬夫),专会吸人血(噬肤)。它细腰毒尾(虿尾是蝎子尾巴,形容狠毒)赶也赶不走,明明咬人很疼(一噤指叮咬),却还嗡嗡叫着很得意。
中间写蚊子白天躲起来(藏隙),专挑闷热夏天(袢蒸指酷暑)早晚出来害人。就像那些欺压百姓的恶吏,专挑百姓艰难时趁火打劫。
最后诗人发出感叹:只盼凉风快来赶走蚊子,其实是希望有清官来解救百姓(苍生膏血指民脂民膏)。全诗妙在把蚊子叮咬的痛苦,和百姓被剥削的苦难联系起来,让人读着被蚊子咬的经历时,能联想到更深层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