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将军刘效忠被重新起用,派往阳和地区带兵的故事。全诗用对比和典故,赞美刘效忠的军事才能,表达对他重获重用的期待。
前两句用历史人物作对比:如果没有唐太宗和冯异这样的明君贤将,谁会记得魏尚这样的功臣呢?这里暗示刘效忠就像魏尚一样有才能,现在终于等到了被重用的机会。
三四句直接夸赞:你(刘效忠)的才能完全够资格执掌兵权,这次去阳和又能带兵打仗了。"秉钺"指掌握兵权,"临戎"就是带兵的意思。
五六句用边塞风光比喻战功:等你去了之后,边关的战场就会恢复平静(尘净、烟消),敌人带来的威胁(龙城月、狐塞风)也会消失。这是对刘效忠军事能力的高度信任。
最后两句用典故说:我知道你长着"燕颔"(相书上说这是封侯的相貌),注定是要建功立业的人,不该像诸葛亮那样在隆中隐居到老。这是鼓励刘效忠抓住机会,在战场上施展抱负。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用历史人物和相貌特征来夸人,既显得有文化,又把期待之情表达得很含蓄。诗人没有直白地说"你一定能打赢",而是通过描写边关恢复和平的景象,来暗示对刘效忠能力的信心,这种写法比直接夸更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