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陆少监分惠渭南剑南家集
故家骚雅传,翼翼见芳继。况如孙仲谋,不败乃翁事。
圭残入裒拾,璧断归次第。自成一家学,忍使只字弃。
若翁喻蜀时,名胜各超诣。初从汉西京,绵绵振末裔。
相如子云后,经术奋多士。岿然今陇蜀,渊乎古洙泗。
冯刘振风霆,刘李渺涯涘。况复有小李,隽永出大胾。
翁来试掉鞅,平地快奔驷。逸驾相后先,六月乃一税。
渭南问风俗,剑南看形势。岷峨连蓬婆,风赋达骈俪。
雕镌到微茫,抉剔逮菑翳。连络数十城,八万四千偈。
彬彬奂文采,烂烂存表制。分甘成暗投,效颦更拙计。
琼琚报木李,美齐诏当世。乃今得琼琚,何以答佳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对友人赠送家传诗集的感谢之作,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文学传承的魅力。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篇到"忍使只字弃")
诗人赞美友人家族世代传承高雅文学,就像三国孙权的才华不输父亲孙坚。友人精心整理祖辈零散的珍贵手稿("圭残""璧断"指残破的玉器般的手稿),让这些文字自成体系不被埋没。这里用修补玉器比喻文献整理,突出文化传承的珍贵。
第二部分("若翁喻蜀时"到"烂烂存表制")
用历史典故盛赞友人祖辈的文采:
1. 将其家族比作汉代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文豪,又比作孔子故乡洙泗的儒学正统。
2. 用"冯刘""刘李"等唐代诗人作比,说友人祖辈的诗如雷霆震撼(风霆),意境深远(渺涯涘)。
3. 特别提到"小李"(可能指李商隐),说他的诗像精心烹制的大块肉般滋味隽永。
4. 描述祖辈游历渭南、剑南(今陕西四川)时,将岷山、峨眉等壮丽风光写成骈俪工整的辞赋,连佛经(八万四千偈)般的浩繁作品都精心雕琢。
第三部分(最后十句)
诗人自谦说收到这样珍贵的诗集(琼琚美玉),自己的回赠就像粗糙的木李(野果),但这份情谊将传颂于世。最后再次强调:如今获赠美玉般的诗集,真不知如何报答这份厚礼。
全诗亮点:
1. 美食比喻:把好诗比作"大块肉",让抽象的文采变得具体可感。
2. 地理意象:岷山、峨眉的壮阔背景,衬托作品的恢弘气势。
3. 双关妙用:"掉鞅"原指驾驭马车,这里比喻掌控文采如驱驰骏马般自如。
4. 情感真挚:结尾的"无以为报"道出受赠者的惶恐与感动,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通过历史人物、自然风光与日常物件的巧妙类比,诗人既展现了文学世家的深厚底蕴,又表达了自己"收重礼而不安"的真实心情,让古典的赠答诗充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