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口充满神话色彩的"炼丹井",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人修仙炼丹的传说,同时融入了生活气息。
诗的前四句用神话故事开篇:传说仙人稚川曾在这里倒过仙药,井栏上的银制井架压着井壁。井中升腾的炼丹烟气在空中盘旋,半夜时分还能看到神奇的光芒从井中射出。这里用"倒灵瓢""丹气""神光"等意象,营造出神秘奇幻的氛围。
后四句转入现实场景:春天可以取井水煎茶细细品味,清晨远道而来打水还能治病。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仙人的踪迹永远不会消失,打水的辘轳声传入病中僧人的禅房。这里"茶""病僧寮"等意象让仙气飘飘的传说落地到日常生活中。
全诗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古井的神奇来历,又展现了它给人们带来的实际益处。通过"丹气"与"煎茶"、"神光"与"辘轳声"的对比,让虚无缥缈的修仙故事变得亲切可感,体现了中国人"仙俗共存"的独特文化心理。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