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副相的深切哀思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
首句“忆昨归田后,情亲分不移”回忆了作者在归隐田园后,与副相之间的情谊依然深厚,未曾改变。接下来“为怜吾已老,长恐见无期”则流露出作者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感慨,担心再也无法与副相相见,心中充满了遗憾。
“急递书频达,因风报辄随”描述了作者曾经频繁地通过书信与副相保持联系,即便风吹草动,也会迅速传递消息。然而,“半年迟作答,魂梦至今疑”却揭示了作者在等待副相回信的半年时间里,始终没有等到答复,以至于如今在梦中都怀疑副相是否已经离世。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副相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