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与朋友崔二十一游览镜湖时写的,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开头四句写镜湖的清澈和湖上的悠闲景象。诗人说,他试着欣赏镜湖的风光,发现湖水清澈见底。虽然不知道鲈鱼的味道(暗指自己不贪图口腹之欲),但很了解鸥鸟自由自在的性情(比喻自己向往闲适生活)。

中间四句写游览的愉快经历和行程。乘船时正好遇到顺风,春天又赶上谷雨时节的晴朗天气。他们准备去探访夏禹的遗迹(夏禹穴),渐渐离开了越王城(指绍兴一带的古迹)。

最后四句转向对两位朋友的赞美和邀约。诗人提到衙门里有个姓包的同事("府掾有包子"),还有个文章写得特别好的贺先生。他说自己酒后兴起想唱歌,于是写下这首诗寄给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情。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出春日泛舟的惬意
2. 通过鲈鱼、鸥鸟等意象展现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3. 把历史古迹(夏禹穴、越王城)自然融入游记
4. 结尾突然转向现实中的朋友,使写景诗有了温暖的友情温度
5. "沧浪醉后唱"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诗人微醺时即兴创作的样子

这种将自然美景、历史人文和真挚友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典型风格。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