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花

袅袅秋光映野姿,依依疏干对寒漪。
方看数缕花开处,渐近长空雁过时。
风动白蘋偏弄影,雨交红树半垂枝。
浦中荷叶还如镜,相伴前汀晚更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水边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前两句用"袅袅""依依"两个叠词,生动地勾勒出秋光中蓼花轻盈摇曳的姿态,以及稀疏的枝干倒映在寒冷水波中的柔美景象。三四句通过时间推移的描写,从眼前几朵花开,延伸到远处大雁飞过长空的广阔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空间的纵深感。

五六句是动态描写:风吹动白色蘋草,影子在水面舞动;秋雨打在红树上,压弯了半树枝条。这里用"偏弄影""半垂枝"的拟人手法,赋予植物灵动的生命力。最后两句将视线转向水边:池塘里的荷叶平整如镜,与岸边景物在暮色中相映成趣。"相伴"二字点明了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主题。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工笔画,通过蓼花、雁群、白蘋、红树、荷叶等意象的层层铺陈,在动静结合中营造出秋日特有的宁静氛围。诗人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充满诗意的表达,让普通秋景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