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篇
惟彼陶唐此冀方,上应帝车曰开阳。
轩辕台榭虽莫详,职方有幽无徐梁。
要之幅员长且广(叶),山河襟带具大纲。
列国据此士马强,可以雄视诸南邦。
辽金以来始称京(叶),阅今千年峨天阊。
地灵信比长安长,玉帛奔走来梯航。
储胥红朽馀太仓,天衢十二九轨容(叶)。
八旗居处按界疆,朱楼甲第多侯王。
槐市陆海无不藏,富乎盛矣日中央。
是予所惧心徬徨。
轩辕台榭虽莫详,职方有幽无徐梁。
要之幅员长且广(叶),山河襟带具大纲。
列国据此士马强,可以雄视诸南邦。
辽金以来始称京(叶),阅今千年峨天阊。
地灵信比长安长,玉帛奔走来梯航。
储胥红朽馀太仓,天衢十二九轨容(叶)。
八旗居处按界疆,朱楼甲第多侯王。
槐市陆海无不藏,富乎盛矣日中央。
是予所惧心徬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皇都篇》用豪迈的笔调描绘了北京作为千年帝都的壮丽景象,同时暗含了统治者对繁华盛世的隐忧。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历史根基(前六句)
诗人从传说时代的尧帝(陶唐)说起,点明北京(冀方)自古就是战略要地。虽然轩辕黄帝的遗迹已难考证,但这里山河环绕、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可以雄视诸南邦"一句,凸显了北方政权依托此地压制南方的军事优势。
2. 盛世图景(中间十句)
用一系列具体画面展现帝都繁华:辽金建都后,北京成为万国来朝的礼仪中心("玉帛奔走"),粮仓充盈到粮食腐烂("红朽馀太仓"),宽阔的街道可容九车并行。满清八旗分区驻扎,贵族宅院朱红耀眼,市场里堆积着四方珍宝,俨然是"世界中心的繁华"。
3. 盛世警醒(最后两句)
在铺陈完所有辉煌后,诗人突然转折:"这么富庶强盛的都城,正是让我感到害怕而心神不宁的原因。"这种"居安思危"的反思,让全诗超越了一般性的赞美,体现出统治者对盛极而衰规律的清醒认知。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将远古传说与当下盛况对照,将地理险要与人文繁华并置,最终用"畏惧"反衬"盛世",形成思想张力。诗中"梯航"(梯山航海)、"天阊"(天门)等比喻,既形象又显帝王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