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诗
北陆未回阳,西山尚飞霰。
栗烈气方寒,峥嵘岁又晏。
明宵当守岁,今夕谁家先。
山公饶胜情,爱士心无倦。
暂得歇启事,早思集群彦。
筵开具方物,风味种种善。
讵斗何曾厨,自兼羊曼馔。
花房更加煖,繁萼枝间绽。
争分龙脑馨,宁输马塍绚。
时节不虚掷,典型诸老擅。
烂漫椒辛盘,沉酣文字战。
此日事犹传,何年风遂变。
词场一灯在,不绝今如线。
高调唱白雪,好词续黄绢。
非公踵昔贤,风流那重见。
栗烈气方寒,峥嵘岁又晏。
明宵当守岁,今夕谁家先。
山公饶胜情,爱士心无倦。
暂得歇启事,早思集群彦。
筵开具方物,风味种种善。
讵斗何曾厨,自兼羊曼馔。
花房更加煖,繁萼枝间绽。
争分龙脑馨,宁输马塍绚。
时节不虚掷,典型诸老擅。
烂漫椒辛盘,沉酣文字战。
此日事犹传,何年风遂变。
词场一灯在,不绝今如线。
高调唱白雪,好词续黄绢。
非公踵昔贤,风流那重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场景,充满了冬日里的温暖情谊和文化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时间背景
诗的开头点明这是寒冷的年末("岁又晏"),冬雪未消("西山尚飞霰"),第二天就是除夕("明宵当守岁"),但文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地聚会。
2. 主人好客
诗中提到的"山公"(可能指主人)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爱士心无倦"),特意准备了丰盛的宴席("筵开具方物"),不仅有美味佳肴("自兼羊曼馔"),还有温室里培育的鲜花("花房更加暖"),可见主人的用心。
3. 文人雅趣
聚会中大家饮酒赋诗("沉酣文字战"),欣赏着名贵香料("龙脑馨")和美丽花卉("马塍绚"),延续着古代文人的传统("典型诸老擅")。"文字战"这个说法很生动,把写诗比作激烈的竞赛。
4. 文化传承
诗人感慨这样的文人雅集越来越少见("何年风遂变"),但庆幸还有人在坚持这种传统("词场一灯在")。最后赞美主人继承了古人的风雅("非公踵昔贤"),让这种美好的聚会得以重现。
全诗通过一次冬日聚会,表达了作者对文人雅集传统的珍视,既有对眼前欢聚的描写,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诗中温暖的宴席、盛开的鲜花、激烈的诗战,与外面的寒冬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文人雅趣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