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农村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展现劫后惨状:原本安宁的村庄("鸡犬桑麻"代指农家生活)被战火摧毁,逃难归来的村民胆战心惊。粮仓里的存粮被鸟雀啄食,篱笆倒塌、院门大开,说明早已无人看管。这些画面生动呈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后四句转入人情描写:百姓为避难不得不投亲靠友,偷偷约女儿隔溪相见,展现了乱世中亲人离散的辛酸。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将百姓疾苦视为己任,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他痛心不已。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粮仓、篱笆、溪边相会等),把抽象的战乱苦难变得可感可知。诗人没有直接批判时局,但通过对民间疾苦的如实记录,自然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反思,体现了传统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