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龙桑阿苏台歌

兴安大岭巍堂堂,千派万绪案衍长。
桑阿苏台居中央,如国宗子承宗祊。
𡸕□岝𡾆峣嵣𡵀,寥窲隐倚蟠复翔。
为宫为霍为堂皇,上有神池滃云浆。
万年不竭守以龙(叶),不动声色镇四方。
人枫仙桧君子筤,赤罴白鹿及银獐。
飞鸣鹳鹤连鸾凰,茯苓琥珀芝九英。
博产真埒富媪藏,一树不许斤斧戕。
一兽不许弓矢伤,猎骑谨避左近旁。
犹然风雨来无常,更不许人称其名。
天男贵重诚莫京,周禆寰海所未详。
孕佺育羡其术臧,乃使成名于南疆。
耻与岳镇相夷行,我今作歌昭灵祥。
崇邱云里遥相望,似云如是名何妨。

现代解析

这首《巴龙桑阿苏台歌》用充满神话色彩的笔触,描绘了一座神秘圣山的壮丽景象和神圣地位。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神山的王者气象
诗歌开篇用"巍堂堂"形容兴安岭的雄伟,而桑阿苏台山就像家族中的嫡长子("宗子")般坐镇山脉中央。这里用"神池滃云浆"的描写暗示山中藏着神仙饮用的琼浆玉液,万年不干的池水由神龙守护,凸显这座山是天地灵气的汇聚之地。

2. 自然禁地的神秘法则
诗中列举了山中珍稀的动植物:会发光的人枫树、仙鹤、赤罴(红熊)、银獐,还有茯苓、琥珀等珍贵药材。但特别强调这里严禁任何破坏——树木不能砍伐、动物不能猎杀,连猎人都要绕道而行。最奇特的是这座山甚至不许人们直呼其名,就像古代避讳帝王名讳一样,彰显其至高地位。

3. 超越凡俗的仙山品格
结尾处诗人点明这座山不屑与普通名山并列("耻与岳镇相夷行"),因为它能孕育出像偓佺、赤松子这样的上古仙人。最后两句特别有趣:虽然人们遵守禁忌不直呼山名,但诗人认为在歌颂其灵验时,名字本身已不重要——就像隔着云海遥望山影,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

全诗通过"神圣禁地"的设定,把一座自然山脉升华成了具有人格魅力的神话主角。那些看似夸张的禁忌描写,实际在传递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他们眼中,某些圣地确实具有超越人类认知的神秘力量。这种将自然神圣化的表达方式,比单纯写景更让人心生向往。

0